黃帝內經四時養生音樂


  中國現存最早醫書「黃帝內經」內的編曲理論,可幫助人調養精神情志促使人體內在臟氣與外在環境協調統一,進而達到養生的目的。夏日造成的火燙世界,人們因而產生怒煩躁的情緒變化,故用相對平穩的音樂,幫助您克服炎熱的厭惡之感。

  《黃帝內經素問 》中 [ 五臟生成篇第十 ]:「五臟之象,可以類推;五臟相音,可以意識。」

  《黃帝內經素問》中 [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]:「五臟所藏:心藏神,肺藏魄,肝藏魂,脾藏意,腎藏志。」

  《黃帝內經素問》中 [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]

  「肝主目,其天為玄,在人為道,在地為化。化生五味,道生智,玄生神。神在天為風,在地為木……在音為角,在聲為呼……

  心主舌,其在天為熱,在地為火,在體為脈,在臟為心,在色為赤,在音為徵,在聲為笑……

  脾主口,其在天為濕,在地為土,在體為肉,在臟為脾,在色為黃,在音為宮,在聲為歌……

  肺主皮,其在天為燥,在地為金,在體為皮毛,在臟為肺,在色為白,在音為商,在聲為哭‥‥‥

  腎主耳,其在天為寒,在地為水,在體為骨,在臟為腎,在色為黑,在音為羽,在聲為呻……

  五音與五臟相應,是音樂治療疾病的重要原理。

  那麼,五音對五臟,怎麼會產生感覺呢?原來是通過意識來行進的。就是《黃帝內經素問》上說的。『五臟相音,可以意識。』好比現代聲學認識到不同的頻率聲波,傳到神經邊緣系統,並通過此系統再作用於內臟一樣。

  『意識』一詞,張介賓的《類經臟象類》中是這樣講的:『耳目心識及其精神意識漸有知覺,此則氣之神也,而人身之神惟心所主。』,極『五臟可以意識』,就是通過精神意識活動,體內有五臟,以應五音。正如《晉書律歷》上指出:

  『是以聞其宮聲,使人溫良而寬大;聞其商聲,使人方廉而好義;聞其角聲,使人惻隱而仁愛;聞其徵聲,使人樂養而好施;聞其羽聲,使人恭儉而好禮。』

  人是萬物之靈。音是萬物之情。 人和物都離不開音。故古人曰:律感呂而產生,呂感律而音生。故聲為律,律為陽,律有僻翕;音為呂,呂為陰,呂有唱和。律隨天而變,呂隨地而化。僻隨陽而出,翕隨陰而入,唱隨剛而上,和隨柔而下,然後律呂隨聲音,宮商角徵羽之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6308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